陳賢聖
古琴音樂文化工作者、建木齋古琴研究院院長、臺大古琴社教學、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博士生。畢業於臺大音研所碩士班。曾擔任「如一絲社」行政總監。
師承廣陵派第十二代衣缽傳人楊春薇副教授。從傳統的廣陵琴派和當代的虞山吳派出發,結合音樂學專業,致力於經典作品的精研和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等古代琴曲的探索,力求呈現古琴音樂文雅、精緻而多變面貌。
於 2025 年舉行「響清徽」陳賢聖古琴獨奏會。
建木齋
「建木」是傳說中的神木,樹形高大挺拔,位居天地的中心,為眾神往返天地之間的通道。以建木為名是希望能藉其意象,延續傳統古琴美學以及文人自我修養的風氣,帶領古琴愛好者打開感官,細細品味聲音中的豐富滋味,並在彈琴的過程中,與自然及自我對話,進而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找到個人的澄明天地。
廣陵琴派
起源於清代初期,傳承至今已三百多年,為現存古琴流派中歷史最久遠者。其特色為「跌宕多變、綺麗細膩、剛柔相濟、音韻並茂」,運用多樣化的節奏和技法創造內涵豐富的音樂。
虞山吳派
由吳景略創立於二十世紀,吳文光繼承並發揚。從各個琴派,甚至不同樂種汲取養份,形成氣韻見長的文人行吟風格,使不少唐宋古曲重獲新聲,力求將古琴從文化象徵回歸藝術和音樂。